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
13264010777326975150@qq.com
首页 > 人文 > 正文

影评:意犹未尽话《芳华》

2022-08-14 11:38:31    央视编导 怀家伦   点击:

  《芳华》是当代作家严歌苓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,写的是20世纪70年代部队文工团的故事。小说围绕文工团男兵刘峰因 “触摸事件”被下放处理一事,展开了对一代人青春回忆的追溯,并借此剖析了在那个特定年代里,集体和自我的关系,探讨了一代人的命运变迁。
       小说《芳华》于2017年正式出版,同年,冯小刚将其搬上银屏,重现了70年代文艺兵的“芳华”岁月。

        由冯小刚导演、严歌苓编剧的电影《芳华》,在经历被撤档风波之后,近期终于公映了。有人说,在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《芳华》,每个人也都有着自己的芳华,我想,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。对这个充斥着断裂、复杂、人性、蛮荒、暧昧、矛盾的电影,真实、大胆和意犹未尽,则是我观后最真切感受。
       《芳华》带着时代的伤痛,用一种貌似轻松却暗藏悲悯的笔触,讲述了某文工团里刘峰、何小萍、林丁丁、郝淑雯等几位青年男女的命运变迁,对人性的压迫和扭曲做了相当深度的揭示和嘲弄,透出一代人荒唐的青春,理想的幻灭。
       电影的真实,在于艺术性的真实。影片中女主人公何小萍在入伍的第一个星期,由于新军装未到,便趁人不备,拿着战友的军装去照相,我认为这一幕写得很真实。她当兵了,觉得光荣,想早点给家人一点惊喜,暂时用了一下别人的军装,马上又放回原处了,这一切都在情理之中。但是,她错就错在没跟战友说明,结果引来了战友们的嘲弄和奚落,还被指偷战友的军装去照相。在那个蛮荒的时代,大家对她道德的质疑和心理的抵触都是正常的。

        影片里“胸衣事件”发生时,战友萧穗子的反应很奇怪,先是不言语,继而激烈嘲笑,然后打算伸手把胸衣取下来,却被郝淑雯制止说:“谁摘就是谁的”。随后,一群女兵躲雨进了练功房碎嘴议论,萧穗子拍桌子狂笑,说那块海绵是搓澡用的,上面可能“还有老泥儿呢”,这些都在若有若无地指向了那个“身上有馊味”的新兵何小萍。果然,傍晚何小萍被郝淑雯们堵住搜身,她的精神再度受到了刺激。
        正如萧穗子在旁白里所言:“何小萍认为,进了部队就没人再会欺负自己是完全错误的。”她说的不止是何小萍,也是自己的心声。这种人性的泯灭和对人格的侮辱,为后来何小萍的发疯埋下伏笔,透射出那个时代集体主义对个人的肆意摧残和侮辱。
        影片里的大胆,在于该片突破了很多所谓的禁区。“活雷锋”刘峰因为在文工团里冲撞了领导,旋即被处分,下放到了基层伐木连,继而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战。他想死在战场,以洗刷社会不公给他带来的耻辱,可是他没有死在战场上,只是丢了一只胳膊,安上了假肢。退伍之后,他迫于生活,用三千块钱买了辆运输车,结果被政府执法部门无故扣车。他多次到执法部门要车,执法部门的主要领导就是不给面见。这一次去要车,领导又不给面见,他从腰里掏出一条香烟,说是给领导送的,该领导立马就出来了,但要交罚款一千元。他跟领导理论,“车是三千元买的,你们罚一千,这罚得也太高了吧!”领导说是按规定罚的款,他要看此规定,领导则说“这规定不是你看的”,后来领导一摆手,被手下一帮人打了一顿,还被轰了出去,此时刘峰大骂“你们简直就是活土匪、活土匪,强盗!”

        当然,影片中还有很多意犹未尽之处,这就是所谓的艺术的遗憾吧。有人认为,文工团是一个出桃色新闻的地方,更是一个大杂烩,良莠不齐,有很多漂亮的女歌手、女演员想在当官的身上捞到好处,这正中了那些当官的和有钱有势者的下怀,他们垂涎欲滴,肯定会引出一些绯闻和瓜葛,但这类故事却没能在影片中展现,令人遗憾。
        众所周知,在那个年代,所谓地富反坏右的子女是当不了兵的,当今社会如果跟村镇干部没有关系的、无权无势、没钱送礼的普通老百姓的子女也是当不了兵的。那个十六岁的受伤士兵虚报年龄当兵,就说明了很多问题。然而,就那么一个镜头,这让人意犹未尽
        影片中男主角刘峰是部队中的“劳模”、“ 标兵”形象,更是一个善良到近乎没有原则的“老好人”,帮助何小萍改档案,似乎也在情理之中,但很多镜头总感觉意犹未尽。

         比如,“活雷锋”刘峰对林丁丁的拥抱,竟然还怪罪到邓丽君靡靡之音的影响,这种处理未免太简单化了,也使其不被女兵所接受变得不可理解。女兵们为什么接受不了刘峰作为一个男人的正常爱欲,正因为他是雷锋式的高大全人物。如果他听一段邓丽君就春心萌动,女兵们反而就会接纳他了。令人费解,意犹未尽。
        再比如,何小萍作为一个精神病人去看文工团散伙前最后一场演出,看着舞台上曾经的队友们,跳着那支一起排练了很多次的舞蹈《沂蒙颂》,不自觉挥动起双手,然后站起身走出演出厅,跑到礼堂外草地上跳舞。看着何小萍穿着病号服,脸上带着平和的微笑,在黑暗的草地上独自翩翩起舞,我隐约地察觉到了她内心的悲伤和痛楚,这里却没有更多的渲染,这让人意犹未尽。

        文工团解散的那个晚上,即将分别的文工团员们,举着酒杯,高唱着“送战友,踏征程;默默无语两行泪;耳边响起驼铃声;路漫漫,雾茫茫......”在绝望之中,他们看透了人性,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坚强,反抗时代给他们的痛楚,这让人浮想联翩,但又觉得意犹未尽。
        总之,电影《芳华》里有无法磨灭的青春记忆,有蛮荒时代的深深烙痕,有普通人的上下沉浮,有一代人的无限芳华。(怀家伦写于2017年12月25日)
作者简介:
        怀家伦,男,19685月生于安徽亳州,原籍河南鹿邑,资深媒体人、作家、编导。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从事新闻与文学创作,2000年进入安徽亳州广播电视台工作至今,兼任央视编导,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理事,安徽省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,多家媒体特约撰稿人。其新闻作品曾得到时任国家总理朱镕基的批示;200610月出版作品集《草根记》;20119月出版长篇小说《华佗传奇》,全国新华书店和网上书店发行,被长春广播电视台演播成长篇评书,后被改编成多人有声剧(多语种)在喜马拉雅独家上线;201810月出版长篇小说《张巡大传》,全国新华书店和网上书店发行,被喜马拉雅团队改编成多人有声剧(多语种)即将上线。主要代表作《草根记》、《编外警察》、《泪洒花季》、《芍花之恋》、《选村官》、《华佗传奇》、《张巡大传》等。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“缘来是你 一生相伴”联谊活动在重庆市涪陵区涪州书院成功举办
下一篇:最后一页